11-07
净利首降 四川银行万亿“野心”难解困局
11-07
百洋医药,深度入局「中国药王」市场
11-07

“苏超”之后,“川超”正在如火如荼进行。“川超”的全球独家冠名商四川银行也因此“出圈”。
独家冠名,表面上彰显了四川银行的实力,实则隐含“进取”意图。作为成立于2020年的城商行新兵,四川银行是四川省首家省级法人城商行。这家成立才5年的城商行正在朝着万亿规模“蒙眼狂奔”,引发业内担忧。
2025年7月,四川银行闪电收购长城华西银行,成为第一大股东。如果并表,四川银行的总资产将接近7000亿元。
然而,2025年上半年,四川银行的归母净利润首次下降。2024年末,长城华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2.03%。近期,四川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因违规被罚百万元,长城华西银行被罚400多万元。
内控缺位,将是“狂奔”的四川银行面临的严峻挑战。
14天“吞”下长城华西银行
14天,四川银行将一家资产1500亿元的银行收入囊中,其凶悍、果敢的作风显露无遗。
长城华西银行,是四川银行本次收购的标的公司。官网显示,长城华西银行成立于1998年11月,前身为德阳银行。2014年底,该行引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(简称“长城资产”)作为战略投资者,2016年9月,获批更名为长城华西银行。
截至2024年12月末,长城华西银行注册资本23.04亿元,持证机构共计57家,其中,法人机构1家(总行),非法人分支机构共计56家,在四川省内的德阳市、成都市、眉山市等地均设有营业机构,并发起成立什邡思源村镇银行。
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该行总资产1562.61亿元。长城资产直接持有长城华西银行19.96%的股份,通过关联方德阳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(简称“德阳国有资产”)合计持有40.92%的股权。
德阳国有资产为长城华西银行的控股股东,长城资产为其实际控制人,其余股东的持股比例均不超过5%,包括德阳发展控股、丰谷酒业等8家公司。
2025年6月25日,长城资产官网发布公告,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德阳国有资产拟将合计持有的长城华西银行40.92%股权对外公开转让,对应的股份数量为9.4259亿股。6月26日起,上述长城华西银行股权正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,挂牌底价为43.32亿元,信息披露结束日期为7月23日。
7月9日,监管部门公布了四川银行入股的批复结果。
从长城资产公告到监管部门批复,仅仅用时14天,四川银行就“吞”下了总资产超过1500亿元的银行。如此闪电动作,足以说明四川银行对长城华西银行觊觎已久,同时表明该行规模扩张与万亿资产的“野心”。
截至2025年6月底,四川银行总资产4882.94亿元。如果该行顺利将长城华西银行纳入合并报表范围,其资产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。
资产规模狂飙净利下降
四川银行的资产规模一直在狂飙,其风险也开始显现。
官网显示,四川银行组建于2020年11月,是以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为基础,采取新设合并方式设立的四川省首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,注册资本金300亿元。
四川银行自成立之日起,就有一个宏伟的目标——资产规模10年迈过万亿门槛。具体时间表为,3年突破3000亿元、5年突破5000亿元、10年突破1万亿。
万亿雄心的四川银行,2020年底的资产为1369.18亿元。成立至今不到5年,四川银行的资产规模正在“按计划”扩张。2023年底,四川银行总资产3041.67亿元,2024年底为4334.20亿元。2025年6月底为4882.94亿元,预计年底突破5000亿元。
资产规模狂飙的四川银行,经营业绩也保持快速增长。2020年,该行营业收入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.79亿元、3.27亿元。2021年至2024年,该行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.10亿元、44.75亿元、61.49亿元、79.16亿元,4年增长2.63倍。
这4年,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.20亿元、9.09亿元、12.95亿元、20.31亿元,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5.21倍。其中,2022年至2024年,四川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46.59%、42.44%、56.81%,均为高速增长。
进入2025年,四川银行业绩增长压力不期而至。上半年,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8.02亿元,同比增长27.24%;归母净利润为17.12亿元,同比下降0.20%。虽然下降幅度只有0.20%,但与上年同期相比,属于闪崩级别。
2024年上半年,该行实现的营业收入为37.74亿元,同比增长33.81%;归母净利润为17.16亿元,同比增长98.96%。
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逾27%的情况下,四川银行归母净利润为何还会下降?
核心因素是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。2025年上半年,该行信用减值损失为8.65亿元,同比增长102.10%。
四川银行本次收购的长城华西银行业绩增速也明显放缓。2023年,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7.02亿元、归母净利润4.02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12.76%、121.70%。2024年,其营业收入为23.98亿元,同比下降11.26%;归母净利润4.51亿元,同比增长12.37%,较上年同期增速大幅放缓。
实际上,尽管长城华西银行的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增长,并在2024年达到4.51亿元,但仍然不及2016年至2019年的年度水平。而且,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,与投资收益相关,而当年,其投资收益为3.63亿元,2023年为亏损。
2025年上半年,长城华西银行的经营是否承压?截至目前,该行尚未披露正式的业绩报告,经营承压的可能性较大。并表长城华西银行,四川银行的总资产将跃升至近7000亿元,但其经营业绩可能难以实现1+1>2,甚至会进一步陷入增长困局。
风险博弈下内控缺位
“闪购”长城华西银行,除了获得超1500亿元的资产,四川银行还将收获风险。
长城华西银行的资产质量、经营质量均不算乐观。截至2024年末,长城华西银行不良贷款率达2.03%,较2023年末的1.62%上升0.41个百分点,远高于城商行1.76%的平均水平。其拨备覆盖率为169.97%,较2023年末下降55.45个百分点,逼近120%-150%的监管红线。
四川银行自身的资产质量也在承压。联合资信发布的《四川银行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》指出,该行损失类贷款在2022年至2024年持续攀升,分别为4.36亿元、17.64亿元、27.45亿元。2024年末,该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/不良贷款为92.98%。
四川银行的贷款投放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。贷款投放第一大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占贷款投放总额的33.63%,批发和零售业贷款投放占比25.96%。房地产贷款方面,虽然贷款投放占比仅为3.63%,但不良贷款率达7.41%,关注类占比35.23%。
四川银行自身资产质量承压,仍将资产质量不乐观的长城华西银行纳入麾下,其未来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。
内控缺位,频频领罚单,也将是四川银行面临的挑战。
2025年8月8日,长城华西银行领到了402.8万元罚款的罚单,涉及5项重大违规行为,包括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、违反账户管理规定、违反信用信息采集等相关规定、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、未按规定报送大额或可疑交易报告。
2025年,四川银行多次被罚。9月22日,涉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、违反账户管理规定、违反国库管理规定三项违规行为,四川银行攀枝花支行被人行攀枝花分行给予警告并罚款49.62万元。当日,四川银行凉山分行涉及五项违规行为被罚款114.98万元。9月2日,四川银行内江分行涉两项违规行为被罚款34.10万元。5月27日,因涉及现金收付人员不具备反假专业能力等五项违规行为,四川银行达州分行被罚款41.70万元,两名相关负责人也被罚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5年初,四川银行原副行长杨朝晖因严重违纪违法被"双开"并移送司法机关,其利用分管信贷审批等职权在企业贷款、债务重组等领域谋取私利,收受巨额财物,暴露出该行在对高管监督及信贷风控方面的缺位。
冲击万亿资产规模的四川银行激进扩张,面临的是资产与经营质量双重承压,风险博弈之下内控缺位,如何在规模扩张与风控间平衡,实现又快又稳的高质量发展,四川银行将面临严峻考验。
(责任编辑:zx0600)